王吉仓律师协助寻找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烈士亲属系列报道
1、2019年04月04日 头版倒头条
七旬“安徽好人”6年帮3名沧州籍烈士找到亲人
本报讯(记者周洋)帮助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烈士找到归宿,是公众的心愿。在千里之外的安徽省,就有一位七旬老人,一直为烈士寻亲。6年时间里,他成功帮助包括3名沧州籍烈士在内的7名烈士找到亲属。昨天,记者通过多方辗转沟通,终于联系上了位于安徽省怀远县陈集镇的年介涛老人。
据了解,年介涛是陈集镇的一名退休职工,1949年10月生人,退休后义务参加陈集镇革命遗址普查工作。2013年6月,陈集镇淮海战役蚌西阻击战烈士陵园落成,散落在辖区内的83座无名烈士墓集中迁移到了烈士陵园。在迁移烈士墓葬过程中,年介涛在烈士墓里发现了写有烈士名字的砖块或印章,复原了18位无名烈士姓名。从那以后,年介涛便开始了为18位烈士寻亲之路。
通过深入了解淮海战役,尤其是蚌西阻击战这段历史,年介涛得知参战部队是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资料显示,这支部队的兵员主要来自山东北部、西部和河北东部区域。年介涛把这些区域作为烈士寻亲的重点,凭着一腔热情与执著,根据有限线索,通过查阅历史资料、走访等多种形式开始寻找,仅在环渤海地区,他就查询了50多个县(市)的10多万名烈士名单。
2018年,年介涛先后找到孟繁林烈士位于黄骅市的亲人和李德成烈士位于吴桥县的亲人,今年春节后,他又成功与吴忠歧烈士在黄骅市的亲人取得联系。清明节前,3位沧州籍烈士的亲人一起前往陈集镇,年介涛和当地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并一起为烈士祭奠扫墓。
因为不懈努力为烈士寻亲,年介涛去年被授予“安徽好人”荣誉称号。
沧州日报 http://czrb.bohaitoday.com/index.php?nid=211745
2、2019年04月05日 一版
还有4位疑似沧州籍烈士没有找到亲人
年介涛希望能通过本报找到线索
本报讯(记者周洋)4月4日,本报报道了“安徽好人”年介涛6年帮3名沧州籍烈士找到亲人的消息。如今,已经70岁的年介涛依然没有停止寻找烈士亲属的脚步,在电话中,年介涛对本报记者说,现在还有4位疑似沧州籍烈士没有找到亲人,他们分别是杨树林、郭立东、王万洪、张锐海。
年介涛说,根据江苏省徐州市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提供的资料显示,杨树林是“山东省靖远县加强区王家后人,1947年入伍,华野渤海纵队17团一连副班长”;郭立东是“河北省靖远县大孙家人,1947年入伍,华野渤海纵队294团(年介涛注:番号应该为17团)3营8连副连长”;王万洪是“河北省靖远县王材区毛集人,1947年入伍,华野渤海纵队294团3营7连战士”;张锐海是“河北省黄骅县归城区韦庄人,华野江淮军区100师2连班长”。以上4人均在淮海战役中牺牲。
年介涛说,他查阅历史资料,初步判断杨树林、郭立东、王万洪三人应该是现在的盐山县、孟村回族自治县周边一带人,而张锐海可能是如今的黄骅市旧城镇一带人。
老人希望,能通过《沧州日报》这一平台,获得烈士亲人的线索信息。“希望通过我和所有热心人的努力,帮助烈士们都能够找到亲人,含笑九泉。”他说。
沧州日报 http://czrb.bohaitoday.com/index.php?nid=212045
3、2019年04月09日 一版
众多爱心人士帮忙寻找沧州籍烈士亲属
已找到与4位烈士高度吻合的信息
本报讯(记者周洋)“安徽好人”年介涛为淮海战役中牺牲的沧州籍解放军战士找到亲属的消息刊发后,经过各界人士多方寻找,另外4名疑似沧州籍烈士亲属的线索终于有了眉目。
4月4日、5日,本报连续两天刊发《七旬“安徽好人”6年帮3名沧州籍烈士找到亲人》《还有4位疑似沧州籍烈士没有找到亲人》的报道,沧州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了《求扩散!帮4位疑似沧州籍烈士找亲人》的消息,近万名网民点击阅读,大量网民转发。这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热心人士纷纷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形式找寻,尤其是盐山、孟村、黄骅等地读者,热心帮助提供信息,寻找线索。他们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让烈士在这个时间节点回家更有意义,希望早日找到他们的亲属。
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报“文化八仙桌”桌友、河北海岳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吉仓和爱人赵学金看到报道后,立即查找烈士家乡的县志,利用清明节回孟村老家祭祖的时间,走访烈士家乡村庄,获得大量线索信息。根据安徽方面记载的“郭立东”“王万洪”“杨树林”“张锐海”四名烈士信息,王吉仓夫妇按照各地县志烈士英名录所载信息,陆续寻访到了盐山县盐山镇西孙庄村烈士郭立东、盐山县常庄乡毛集村烈士王万洪、海兴县赵毛陶镇王十二集村烈士杨树林和海兴县赵毛陶镇西常庄村烈士张瑞海四人的亲属。
在记者牵线下,上述四位烈士亲属与远在安徽的年介涛老人取得联系。得知这么快就有了线索,老人很高兴,也通过本报向沧州各方爱心人士表达谢意。
年介涛说,经过初步核对,两地所提供的烈士信息高度吻合。但是,由于战争年代淮海战区所备注的烈士信息与沧州当地记载的有些细微不同,要想最终确认还需要经过进一步核实。
本报将继续关注并帮助烈士寻亲,及时报道相关进展情况。
沧州日报 http://czrb.bohaitoday.com/index.php?nid=212203
4、2019年04月10日 一版、四版
志愿者与本报记者又寻访到一位海兴籍烈士信息
与安徽方面记载的烈士信息高度吻合
本报讯(记者张徽贞周洋祁洁)连日来,本报连续报道了七旬“安徽好人”年介涛为淮海战役牺牲沧州籍解放军战士寻找亲属的消息,引起沧州社会广泛关注。在与年介涛老人对接交流过程中,他通过沧州志愿者提供的地方县志信息,又发现了一位海兴籍烈士与安徽方面记载的烈士信息高度吻合。
在为烈士寻亲的过程中,本报记者及志愿者建起“为烈士寻亲微信群”,年介涛老人和相关爱心人士及烈士亲属都加入进来。在微信群交流中,有寻亲志愿者拍摄了海兴县志的部分烈士英名录名单的图片,细心的年介涛在海兴县志记载杨树林烈士的页面,意外地发现了一名叫“孙连如”的烈士,牺牲在淮海战役中。年介涛说,这与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18位烈士中一名叫“孙连汝”的烈士所登记信息高度吻合。
(下转第四版)
沧州日报 http://czrb.bohaitoday.com/index.php?nid=212364
(上接第一版)
4月8日,热心寻亲志愿者王吉仓、赵学金夫妇和本报记者赶到孙连如烈士所在的家乡海兴县赵毛陶镇孙庄村,找到孙连如烈士的侄子孙德祥。据孙德祥说,由于年代久远,只知道叔叔孙连如是在淮海战役时牺牲的,后来部队还给家里寄来烈士牺牲通知单。家人也曾试图前往战场找寻烈士遗体,无奈种种原因未能成行。而孙连如同族兄弟、今年85岁的孙连级回忆,孙连如当年参军积极,革命觉悟非常高。
安徽方面资料显示,“孙连汝”家乡登记的是“环渤海地区”,部队番号是“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11师18团”,于1948年12月在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中牺牲。“那场阻击战我方主要参战部队包括华野渤海纵队,这支纵队主要兵源就来自于孙连如家乡周边一带。”年介涛说,加上当时战士文化程度不高、口音差异等原因,在姓名记载时难免有误差。因此,初步判断“孙连如”和“孙连汝”为同一人的可能性极大。
《沧州日报》将继续关注并帮助烈士寻亲,及时报道相关进展情况。
沧州日报 http://czrb.bohaitoday.com/index.php?nid=212384
5、2019年04月11日 一版
年介涛叙述当年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惨烈过程
沧州战士用鲜血与生命拼来军威和胜利
本报讯(记者周洋)连日来,本报连续报道了七旬“安徽好人”年介涛为在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中牺牲的沧州籍解放军战士寻找亲属的消息,引起沧州各界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想了解当年蚌西北阻击战的那段历史。为此,本报记者再次联系了远在安徽的年介涛老人,老人根据多方资料,还原了当年的历史背景和战斗经过。他说,这场阻击战是渤海纵队11师参加的一场惨烈战斗,有力地配合了淮海战役全局。沧州战士在战斗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1948年冬,为解救被我军围困的国民党军黄维和杜聿明集团,蒋介石命令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10余万人前往增援,在飞机和战车的配合下拼死向我军攻击。随后,为配合我军全歼敌重兵集团,延缓敌军增援速度,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在怀远打响。
年介涛说,负责担任阻击任务的是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和豫皖苏军区支队等部队。战斗开始后,由于敌人的疯狂进攻,我军伤亡惨重,防线岌岌可危。关键时刻,作为预备队的渤海纵队11师受命进入战场。临战前,师长傅继泽下达任务时说:“我有3个团,宁可每天拼掉一个团,也要阻击3天完成任务!”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于1947年10月组建,新编成7师和11师两个步兵师。其中,11师下辖17团、18团和19团,均为此前活跃在沧州东部和南部的野战部队及部分地方县大队合编而成。“可以说,这个师大部分是由沧州籍战士组成的。”年介涛说。
“战斗开始后,渤海纵队11师利用反突击战术,同敌人搅成一团,让敌人飞机无法发挥作用。”年介涛说,战斗打得异常惨烈,战士们的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刺刀拼断了就用石头砸,三天时间,渤海纵队11师牢牢钉在阵地上,用血肉之躯,把敌人阻挡在阵地前。最终,由于黄维集团被歼灭,李延年、刘汝明所部仓皇撤退,我军取得战斗胜利。
战斗中,部分牺牲的烈士,被怀远县支前民工用四轮车运到当地安葬。“一寸阵地一寸血,虽然渤海纵队11师出色完成阻击任务,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有的团只剩不到一个营。”年介涛说,“烈士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在这场阻击战中,用生命染红了军旗,打出了军威,将热血和生命留在了我们这块土地上。希望早日找到他们家乡亲属,告慰烈士英灵!”
沧州日报 http://czrb.bohaitoday.com/index.php?nid=212693
6、沧州日报 2019年04月11日 P5版
爱文化的生活快乐多
热心公益为社会做点事
清明节期间,在沧州日报发起的“为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中,沧州日报“文化八仙桌”桌友、河北海岳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吉仓和爱人赵学金,为烈士寻亲的消息接连见于《沧州日报》报端。王吉仓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让烈士在这个时间节点回家更有意义。他会尽其所能,将这件事做下去。可以说,参加各类文化活动、公益活动,已经成为王吉仓夫妇工作之外最大的生活乐事。
2016年11月26日,王吉仓清楚地记得那是他第一次参加“文化八仙桌”活动,当期主题是《从纪晓岚研究看历史名人文化如何落地》,由于对历史文化格外感兴趣,他一下子就迷上了这个活动,不但自己成了铁杆粉丝,还经常和爱人、儿子组成“家庭团”一起参加。
现在隔周周日上午参加“文化八仙桌”已经成为他生活的固定节奏。他说,就像生物钟一样,每天不看八仙桌的微信就感到浑身不舒服,每周三肯定要关注群里的接龙报名,往往报名都是第一个。2018年夏天,“文化八仙桌”群里的一则肃宁贫困重病家庭急需卖蒜的消息,引起了王吉仓的注意。他二话没说,积极响应,加入到义买大蒜的队伍。近十万公斤大蒜运到沧州后,他又变成卸蒜工,全然不顾辛苦。看望患病老桌友,他第一个报名,健走行活动他积极参与,“文化八仙桌”举办的各种公益文化活动中都有他的身影。
近90期“文化八仙桌”活动,除两次单位有事无法参加外,王吉仓几乎场场不落。参加文化访谈,他大开眼界,受益匪浅。这是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参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里他结识了很多仰慕已久的文化名人,各行各业的精英,聆听他们的感悟,学习他们的智慧,使他受益终生。王吉仓说,“文化八仙桌”就像一个家,温暖与智慧并重。
沧州日报 http://czrb.bohaitoday.com/index.php?nid=212714
7、2019年04月12日 P5版图文
帮烈士寻亲,我们在行动
“安徽好人”6年义务为烈士寻亲,沧州志愿者深受感动,迅速加入到寻访行列。本报发起“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冀皖两地爱心隔空互动,又找到5名信息高度吻合的烈士家人。让埋骨他乡的烈士英魂归来,找到回家的路,让家人不留遗憾,是所有人的心愿。
清明节前夕,《沧州日报》记者在翻阅网上新闻时,被一则图片新闻吸引了目光:安徽七旬寻亲志愿者6年帮助7名烈士找到亲人,其中包括3名沧州籍烈士。日前,孟繁林、李德成、吴忠歧三位烈士的家人,专程奔赴位于安徽怀远县陈集镇的胡刘烈士陵园祭拜亲人,于是,有了一场相隔70年的“重逢”。
出于新闻敏感,记者通过辗转沟通,终于联系上了在陈集镇的这位七旬“安徽好人”年介涛。了解得知,2013年6月,陈集镇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烈士陵园落成时,集中迁移辖区内83座无名烈士墓,年介涛根据墓中写有烈士名字的砖块和印章,复原了18位无名烈士的姓名,并从此走上为烈士寻亲之路。
老人说还有4位疑似沧州籍烈士没有找到亲人,希望通过媒体寻找线索,4月5日,《沧州日报》迅速在头版刊出消息。至此,由《沧州日报》发起的一场“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正式开启。新媒体推送开启
“寻亲”行动
4日晚,《沧州日报》微信公众号率先将次日见报的文章《求扩散!帮四位疑似沧州籍烈士找亲人》推出,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转发至“文化八仙桌交流群”,发动大家参与转发,许多读者纷纷在后台留言。
一贯活跃的“桌友”王吉仓看到了,心里一动。这4名烈士原籍靖远县,也就是说,可能来自黄骅市、盐山县、海兴县及孟村回族自治县一带。
王吉仓是孟村人,妻子赵学金是盐山人。想到烈士们或许正是从自己家乡一带走上战场的,他激动了。帮烈士找到亲人,让烈士含笑九泉,年介涛老人不辞辛苦,令一向热心公益的王吉仓十分感动:人家安徽的老人都那么热忱,作为烈士家乡人,更应该责无旁贷。他几乎一晚上没睡,着手查找手头的县志、地图,分析区划沿革,寻找相关信息。
与此同时,本报记者和王吉仓也把消息转发到家乡群和朋友圈,多方扩大线索来源。
通过查找,惊喜地发现了高度吻合线索。盐山县志第950页载:郭立东烈士,盐山西孙庄人,牺牲于1948年,牺牲地点安徽五河县,职务排长;第973页载:王万洪烈士,盐山县毛集人,牺牲于1948年,牺牲地安徽淮阳。
5日是清明节,王吉仓夫妻回孟村祭祖。他们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去寻访烈士家乡。
孟村和盐山是邻县,路不算远。他们首先到达的是盐山镇西孙庄村。找到村卫生室,村医孙洪芳热心地把信息发到村微信群里,很快有人帮着找到了郭连栋。郭连栋说,父亲哥四个,两个妹妹,郭立东是大伯,排行老大。他听奶奶讲过,大伯十八九岁就进了部队,打过济南,后来在淮海战役中任排长。再后来收到阵亡通知,是草纸的那种。父亲生前去安徽找过大伯的墓地,但没有找到。也曾经有大伯的战友来拜访过。
王吉仓一边寻访,一边拍照、录像留资料,同时在“文化八仙桌”群里随时播报进程,不断有人提供相关线索。
下午,王吉仓、赵学金开车直奔盐山县毛集村。一进村,街上有老人,一提烈士王万洪,大都还记得。说他侄子叫王新中。在村民的热心指引下,顺利地找到王新中的家。
据王新中说,烈士是他的二叔,牺牲时才19岁。父亲哥三个,王万洪行二,还有一个妹妹。看到县志烈士名录上挨着的王万如,他说那是他的堂叔,牺牲在山东邹平。
这是一个军人之家,王新中说爷爷是老革命,参加过八路军,后被老人诓回来,在村上担任村长,曾被鬼子汉奸抓起来灌辣椒水、砍杀革命者时让他陪绑。王新中和二哥、儿子都当过兵。
之后,他们又去了盐山县烈士陵园查访,天黑才赶回沧州。四位烈士信息高度吻合
6日9时,市图书馆一开门,王吉仓就赶去查找海兴县志。在第906页,找到如下记载:杨树林,男,1923出生,籍贯丁村乡王十二集村,1947年参加革命,1948年牺牲,牺牲地淮海,中国人民解放军33军99师战士,安葬地点淮海。与安徽方面提供的杨书林名字同音不同字。
同一页上,还有张瑞海的信息:男,1924年生,丁村乡西常庄村人,1947年2月参加革命,1948年2月牺牲,牺牲地点淮海,33军98师294团2营2连,安葬地点淮海。同样是与年介涛老人提供的“张锐海”同音不同字。
通过网上查找和海兴县志得知,现黄骅市、盐山县、海兴县部分区域曾属于靖远县,西常庄紧邻现在的黄骅市旧城。在烈士英名录中,渤海纵队参加淮海战役的烈士很多,后渤海纵队编入33军。胡刘陵园的烈士大多是在1948年12月蚌西北阻击战中牺牲的。这些烈士之所以相对集中,是由于渤海纵队的兵源地在沧州东南部及山东省北部。
夫妻俩又驱车奔赴海兴县。县志中的丁村乡,现在已并入赵毛陶镇,王十二集村没变。到了村里,在一位叫王国庆的村民热心指引下,他们见到了杨树林烈士的侄子杨连奎,了解到的基本信息是,烈士哥四个,一个妹妹,杨树林是大哥。杨连奎是杨树林四弟杨树发的二儿子,哥哥杨连治知道信息稍多,但正住院,因此不好确认。而安徽墓碑(盖)上记载的名字为杨书林,牺牲时44岁,与海兴县志记载的杨树林25岁差距较大。
王吉仓找到张瑞海烈士的家乡西常庄后,村民说最了解情况的是101岁老人孙兆士,不巧去儿子家走亲了。87岁的孙连弟老人,对张瑞海当时参军的情形还有印象,说人长得精神,骑大马戴红花。在孙连弟儿子引领下,王吉仓找到了张方荣。据张方荣讲,张瑞海是他大伯,父辈哥两个,父亲名叫张玉池。张方荣妻子说,大伯没有后代,家里连个烈属的名分也没有。每年过年的时候,他们都要供上大伯的牌位,出村向着淮海战场的方向,喊大伯回家过年。
张瑞海是否是“张锐海”?据当地老人介绍,西常庄建国前曾归属旧城区,安徽方面提供的“归城区”信息,可以确定就是旧城区。而“韦庄”有可能是“常”字笔画不完整情况下近似“韦”字;另外年龄也差不多。信息还是具有很高关联度的。
夫妻俩驱车赶回沧州,天早已经黑透了。寻亲群里的意外发现
7日一大早,王吉仓建起一个沧州烈士寻亲群。本报记者、年介涛老人、已联系上的烈士亲人都加入了微信群。年老说:“得到4位烈士寻亲已有线索的消息,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中。”郭立东侄子的女儿郭秀云说:王吉仓老师走后,我爸我妈都哭了,心里说不出的酸楚,谢谢热心人帮助,多年没有音信的爷爷“回来”了。
王吉仓同一个单位的李洪彬也入了这个群。他的叔伯爷爷李德成也安葬在胡刘烈士陵园,是年介涛帮助寻找到的亲人。清明前夕,去安徽祭拜烈士的就有他的家人。李洪彬怀着感恩之心,非常想加入“帮烈士寻亲”的队伍。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能为烈士找到家,是对烈士最大的告慰,这成为大家的共识。
年介涛说,除了先前已经确认的3位烈士,和这次寻访到的4位烈士,和“杨书林”等4位烈士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战斗中牺牲,安葬在胡刘烈士陵园的还有苗学孔、郭连巨魁、张东明、程公义、孙连汝、宋树生、罗中奎、杨耀光8位烈士,尚未找到家人。
当王吉仓把带有杨树林和张瑞海信息的烈士英名录照片发上来,同一页上的一个名字,让年介涛激动得落下泪来,连说两遍:“又找到一位,海兴的孙连如!和我们这里烈士孙连汝信息一致!!!”
每一个烈士的名字都刻在年老的心里!这意外的发现,让王吉仓热泪盈眶,记者也不禁泪奔。
爱好地方文史,作为律师擅长调查,王吉仓查找信息十分高效,有重名的,比如杨树林,因牺牲地点不对,排除。在调查的过程中,他深感随着年代越来越久,知情人越来越少,为烈士寻亲,是一件不能再拖延的事情。
资料显示,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新编第11师1947年8月29日在靖远县组成,师机关以渤海一分区机关一部为基础组建,下辖三个团,17团前身是1946年以津南支队、黄骅(新海)独立团、沧县独立团组成的津浦支队;18团基础是1945年底南皮、宁津、吴桥三个县大队合编而成;19团基础是1947年5月以黄骅、盐山、吴桥县大队一部合编而成。这支部队参加了淮海战役,1949年2月,下辖的19团、17团和18团分别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33军的97师、98师、99师。
对于存疑的杨树林,年介涛又经过查对,认为就是胡刘陵园的杨书林。他和同在胡刘陵园的张良信、苏书祥以及郭立东、王万洪、张锐海、孙连汝部队番号一致,同为渤海纵队11师。
晚上,在寻亲群里,年介涛着急地询问去没去寻找孙连汝的家。本报记者决定第二天一起去寻访。王吉仓说,“孙连汝”的老家孙庄村与“杨书林”烈士的王十二集、“张锐海”烈士的西常庄紧挨着。临行,年介涛又委托我们,找一找海兴县的刘金胜烈士,1948年牺牲于蚌埠。记者与志愿者联袂寻访
按照海兴县志的记载,记者与王吉仓夫妇直奔孙连如的家乡——海兴县赵毛陶镇孙庄村。这里乡镇合并前为丁村乡,建国前属新海县。小村桃红柳绿,美丽乡村建设有模有样。找到村卫生室,贾姓媳妇闻听来意,带我们来到邻家,老太太肯定地说,是孙连普家。又有热心村民一路领着找到孙家。女主人是孙连普的儿媳妇,叫王金凤。她说知道,但不清楚,族谱上名字是孙连茹。和丈夫孙德祥通了电话,孙德祥说,孙连如是他叔叔,只知道是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后来部队给家里寄来过牺牲通知单。家人也曾试图前往战场寻找遗骸,无奈未能成行。
王金凤又领我们来到族叔孙连级家,85岁的老人正在门口坐着。听闻来意,打开了话匣子:孙连如是堂哥,1927年生人,1947年“大荣参”时上部队,当时披红戴花,全村欢送。堂哥能干,在家就是民兵连长。他大哥孙连普是手枪队长,一气毙了10个“高帽队”,立过大功。后来上淮海战场了,在部队当了连长(资料是排长),家里人就担心,当官得带兵往前冲,怕是要送命。后来就听说牺牲了。
记者一行冒着冷风去了位于曹庄子的海兴烈士陵园,在碑刻上发现了孙连如和刘金胜的名字。王吉仓临时查找,刘金胜的家乡在杨槐庄,马上掉头前往。稍费周折,打听了几家,找到了76岁的四弟刘金柱,刘金柱又带我们去了79岁的三哥刘金强家。刘家哥六个,还有三兄弟健在。刘金强记得大哥16岁“大荣参”当的兵,是通讯兵,个子很高,参加的是解放战争,中间回来结了婚,去打济南,父亲不放心跟着。后来部队南下打淮海战役,父亲回来了,大哥再也没回来。再后来收到烈士证,哥俩都记得上面是董必武的大印章。
刘金柱说:“大哥要是活着,今年90岁。国家给过补助,逐年给,不多。那些年日子难过,父母用这钱买点菜填补日子,我们也跟着吃,也都沾了大哥的光了。当年国家让把大哥的遗骨迁回来,那时候穷,办不到啊。这事一想起来就难受。我有两个儿子,把大儿子过继给大哥了。逢年过节,给大哥添坟烧纸。”说着,他哽咽了。
刘金柱家里很简陋,可一个劲地说:没有过这样的好社会啊,吃不愁穿不愁,不用拿税,国家老想着咱老百姓。这种朴素的情感,让记者忍不住落泪。
这中间,我们拨通年介涛老人的电话,让刘金强和他通话,约定有信息及时互通。重访进一步接近事实
天阴得很重,旷野寒风透衣。杨树林烈士的王十二集就在杨槐庄东边,不过一公里。大家商量要不要再去一趟,一致同意顺路再去寻访一番。在胡同口,见到正在从车上卸麦子的杨连奎,伸出的手粗糙灰黑。他带路来到二哥杨连治家,杨连治刚出院,思维有些迟钝,有些事得慢慢想。说杨树林是二大爷。老哥四个,父亲杨树发是老四,烈士是老二。1947年跟刘邓大军走的,后来在淮海战场牺牲,国家抚恤给了两石小米。杨连治在公社开介绍信,到黄骅烈士祠找到过二大爷的名字。哥俩说二大爷是替父亲去的,他单身一人。
又找到村里91岁的王景龙。老人思维清晰,说杨树林是“大荣参”前走的,走的时候得有40岁了。他和他一起铡过草。当时他家条件不行,住着人家的三间偏房。
海兴烈士英名录里,杨树林牺牲年龄是25岁,安徽方面的信息是44岁。王景龙的话似乎印证了杨树林年龄应该大出很多,指向更加吻合的可能性。
离开王十二集,天已经透黑。又一个忙碌的寻访之日,夫妇俩为此已是第三天披星戴月了。踏上归途,虽然很累,但大家都为一天的收获兴奋着。虽然确认尚需其他途径进一步核实,但已足够让人激动。
沧州日报 http://czrb.bohaitoday.com/index.php?nid=212847
8、2019年04月16日 1版
本报记者和志愿者寻访沧州籍烈士信息有新发现
多人疑似蚌西北阻击战牺牲的无名烈士
本报讯(记者周洋)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沧州日报发起的“‘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持续牵动着远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陈集镇年介涛老人的心。应老人请求,本报记者和寻亲志愿者于4月14日赶赴黄骅市,对部分疑似牺牲在蚌西北阻击战中的沧州籍烈士家进行寻访。
近日,在本报记者和志愿者协助下,年介涛在已找到的两名烈士“孟繁林”和“吴忠岐”名字所在的《黄骅县志》页面中,发现一名叫“霍秀峰”的烈士,上面写明牺牲时间是“1948年12月”,牺牲地是“安徽”。年介涛表示,由于牺牲时间吻合,“霍秀峰”很有可能就安葬在安徽当地的蚌西北阻击战烈士陵园无名烈士墓中,于是他委托本报记者和志愿者代为查询。
14日,本报记者和王吉仓、赵学金、陈立新等志愿者驱车前往黄骅市,查阅由黄骅市民政局编印的《黄骅英烈》等资料。资料显示,霍秀峰是黄骅市旧城镇旧城村人,为渤海纵队11师17团3营机炮连副班长。记者一行遂前往烈士家乡旧城村,找到其四弟霍秀亮。据霍秀亮说,他大哥当年在淮海战役中被战车碾压而牺牲,由同村的一位井姓战友掩埋在安徽省怀远县小张庄村,家人后来也曾前往战场找寻,无奈未果。
当天,记者还在《黄骅英烈》上发现“刘锡同”“范方印”“范茂勤”等几位牺牲在淮海战役中的烈士名字。尽管他们的信息不完善,不过均有和蚌西北阻击战时间、地点、部队番号等吻合的元素,如有的标注“牺牲于1948年12月”,有的标注“安葬在怀远县”,有的标注“服役于渤纵11师某某团”。记者当天还找寻到部分烈士亲属,不过由于年代久远,亲属们只记得烈士参军前的一些细节,对其他更为详细信息则印象模糊,而烈士遗骨至今也未能找到。
记者将这些信息告知年介涛,老人说,在蚌西北阻击战烈士陵园中,除了复原姓名的18名烈士外,还有数十位不知姓名的烈士,新发现的这些烈士,很有可能就是安葬在这里的无名烈士。老人说,沧州东部和南部一些县市,如有地方县志上记载的烈士牺牲在淮海战役、遗骸没有找寻回的,且有与蚌西北阻击战时间地点部队番号部分吻合的特征,都可以作为找寻目标。“虽然这部分无名烈士确定起来难度相对较大,但作为后辈,我们当尽全力。”老人说。
沧州日报 http://czrb.bohaitoday.com/index.php?nid=213307
9、2019年04月16日 1版评论
“帮烈士寻亲”是堂爱国主义教育课
本报评论员
短短一周时间,在“安徽好人”年介涛、沧州日报记者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冀皖两地爱心人士隔空互动,为多名沧州籍烈士寻找到了亲人。由沧州日报发起的这场“‘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目前还在持续进行。
这些英雄先烈为建立新中国参军、上战场,直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牺牲后葬于异地。几十年来,家乡亲人们不知道他们牺牲在哪里、埋在何处,苦苦寻找,四方打听,却没有结果;有的亲属知道大概地点,也因条件所限,未能找到墓地。心中的牵挂沉积了70多年,这对于烈士亲属而言,是遗憾也是悲痛。帮烈士寻亲,不仅可以告慰烈士英灵,让烈士早日魂归故里,也能让烈士的亲属得到安慰,圆他们多年的夙愿。这样的行为虽不是壮举,却是暖心的善行大爱。
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帮烈士寻亲过程中,从实地寻访的志愿者,到跟随采访记录的记者,再到阅读文章的读者,大家一次次地受到心灵的洗礼,上了一堂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正如寻访记者所感:“寻访即是缅怀,是对先烈的铭记与怀念,也是对历史的认真与负责。”“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能为烈士找到亲人,意义非同寻常。在中华民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贫弱走向富强、从屈辱走向复兴的征程上,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无数先烈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每一位先烈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应被忘却的历史,每一位为国捐躯的先烈都应该被社会敬仰,每一种舍身报国的壮举都会被人民铭记,他们的崇高精神历久弥新。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对英雄烈士的保护,注重传承和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从法律制度层面,缅怀革命先烈、纪念历史事件,先后设立了烈士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出台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所有这些做法,以国家的名义,用法律法规之力,向烈士致以深深悼念,提醒人们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无疑需要更多的热心人士加入其中,需要新闻媒体、社会团体、政府部门协同跟进,发挥各自优势,为这些寻访活动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帮助。当铭记英雄、继承遗志成为每个人的自发自觉行为,当先烈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每个人血液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会越来越近。
沧州日报 http://czrb.bohaitoday.com/index.php?nid=213308
10、2019年04月17日 1版
“安徽好人”年介涛昨日来沧
将对两地之间高度吻合的烈士信息进行确认
本报讯(记者周洋)连日来,本报发起的“‘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连续报道了七旬“安徽好人”年介涛数年来帮助牺牲在淮海战役的沧州籍烈士寻亲的新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昨晚7时,年介涛老人一行驱车600余公里抵达我市,未来几天,将会根据本报提供的信息线索,到盐山县、海兴县等几名沧州籍烈士家走访,进一步确认两地之间高度吻合的烈士信息。
今年清明节期间,根据安徽方面记载的“郭立东”“王万洪”“杨树林”“张锐海”四名烈士信息,沧州寻亲志愿者和本报记者按照各地县志烈士英名录所载内容,陆续寻访到了盐山县盐山镇西孙庄村烈士郭立东、盐山县常庄乡毛集村烈士王万洪、海兴县赵毛陶镇王十二集村烈士杨树林和海兴县赵毛陶镇西常庄村烈士张瑞海四人的亲属。另外,又在寻访过程中找到了安徽方面记载的“孙连汝”烈士的相关信息,并根据县志的记载,找到了海兴县赵毛陶镇孙庄村烈士孙连如家。
年介涛告诉记者,此次来沧寻访,他带来了安徽方面挖掘到的写有烈士姓名的砖块和印章的图片以及相关资料,以便上述烈士家属认定。此外,还将对之前本报提供的其他烈士信息实地寻访。年介涛希望通过这次寻访,能够推动两地之间烈士寻亲互动开展,让更多的沧州籍烈士早日找到亲人。
昨天,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还和年介涛一行座谈交流,交换信息。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会积极配合寻亲行动,帮助烈士寻亲成功。
沧州日报将继续关注此次年介涛到沧州为烈士寻亲一事,及时报道相关进展情况。
沧州日报 http://czrb.bohaitoday.com/index.php?nid=213351
11、2019年04月18日 1版
“我们全家等这一天等了70年!”
两名牺牲在淮海战役的沧州籍烈士身份首先得到确认
本报讯(记者周洋孙健)本报发起的“‘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终于有了成果!昨天,在本报记者、寻亲志愿者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寻访帮助下,经烈士家属认定,从安徽来沧的年介涛一行成功确认了“郭立东”和“王万洪”两名牺牲在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的盐山籍烈士身份。
根据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资料显示,埋葬在安徽省怀远县蚌西北阻击战烈士陵园的“郭立东”烈士是“河北省靖远县大孙家人,1947年入伍,华野渤海纵队294团3营8连副连长”;“王万洪”烈士是“河北省靖远县王材区毛集人,1947年入伍,华野渤海纵队294团3营7连战士”。
昨天,“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团队按照盐山县志烈士英名录所载信息,寻访到了盐山县盐山镇西孙庄村郭立东的侄子郭连栋。据他介绍,长辈们曾听回来的同村战士说,当年大伯是在战场被大炮击中牺牲的,家人后来曾前往安徽寻访,但无果。年介涛向烈士亲属出示了由怀远县委党史办等编著的《团聚》一书,记者看到,书中标明了牺牲在当地烈士的系列信息和相关遗物的实景图片。其中,书中标明写有“郭立東”烈士姓名的相关信息。
经郭连栋对时间、地点等细节进一步确认后,得出最终结论,郭立东就是自己的大伯。“我们全家等这一天等了可是70年啊!”这一刻,郭连栋哭了,他的妻子哭了,他的两个女儿也都哭了。“虽然我没见过大伯,但亲情血浓于水啊!”郭连栋说。
随后,公益行动团队又找到了盐山县常庄乡毛集村王万洪的侄子王新中。据王新中说,二叔牺牲后,家人曾专门去找寻,但没找到遗骸。王万洪的堂侄、今年84岁的王绪中回忆,王万洪生前和大家相处融洽,参军时非常积极。“据当时前线回来的人说,二叔是用炸药包炸坦克时牺牲的。”王绪中说。
记者也在《团聚》一书中看到,写有“王万洪”烈士姓名的一系列信息。随后,经王新中核实时间、地点等细节,确认是自己的二叔王万洪。
两家亲属都表达了要亲自到墓前祭拜长辈英灵的意愿,年介涛表示,今年会择机组织烈士家属到安徽进行统一祭拜。
今天,“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团队将到海兴县,实地确认“杨树林”“张锐海”和“孙连汝”三名被复原姓名的烈士身份,并寻访他们的亲属。
烈士郭立东的亲属正与年介涛道别。周洋摄
沧州日报 http://czrb.bohaitoday.com/index.php?nid=213549
12、2019年04月19日 1版
“杨树林”“张锐海”“孙连汝”三名沧州籍烈士身份被确认
本报15天内帮助5名沧州籍烈士全部寻亲成功
本报讯(记者周洋)“我之前花了6年时间找到3名沧州籍烈士的亲属,而这次在沧州日报的帮助下,我只用了15天就又找到了5名沧州籍烈士的亲人!”昨天下午,在成功确认了“杨树林”“张锐海”和“孙连汝”三名牺牲在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的沧州籍烈士身份后,来自安徽的年介涛握住本报记者的手激动地说。至此,本报“‘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利用15天时间,为5名牺牲在淮海战役中的沧州籍烈士全部寻亲成功!
昨天,“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团队按照海兴县志烈士英名录所载信息,相继寻访了海兴县赵毛陶镇王十二集村烈士杨树林、西常庄村烈士张瑞海和孙庄村烈士孙连如的亲属。年介涛向烈士亲属出示了由怀远县委党史办等编著的《团聚》一书,书中标明了安徽方面记载的“杨树林”“张锐海”“孙连汝”三名牺牲在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中烈士的系列信息和相关遗物的实景图片。随后,三家亲属经过对时间、地点、部队番号的细致比对,均确认了两地烈士身份的一致性。算上两名盐山籍烈士郭立东和王万洪的身份得到确认,安徽方面本次提供的5名被复原姓名烈士的信息,在本报帮助下均实现了身份确认和寻亲成功!
本报从4月4日至今,连续在重要版面刊发了“安徽好人”年介涛帮助5名复原姓名的沧州籍烈士寻亲的系列报道,得到了沧州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关心和帮助,大量网民转发烈士寻亲的微信公众账号内容,爱心人士帮助查阅资料,一起和本报记者实地走访,相关部门积极协调,提供信息,共同助力烈士寻亲成功。
5名为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烈士亲属都十分感谢本报这一公益行动,张瑞海烈士的侄子张方荣说,自己这些天一直关注着《沧州日报》的动态,这么多年来,家人不知道亲人具体埋葬何处,总是冲着西南的淮海战场方向祭拜,现在好了,以后可以去现场祭拜亲人了。
这项公益行动也让专门从安徽来沧的年介涛一行对“沧州效率”刮目相看,年介涛说,沧州不愧是一座爱心之城,沧州人的热情深深感动了我。他还说,蚌西北阻击战烈士陵园内还安葬着数十位无名烈士,至今没有找到家乡亲人,希望沧州方面今后能继续关注此事,多提供线索,自己也将继续为烈士寻亲。
各位烈士亲属还和年介涛一行商定,今年择机统一前往祭拜,届时,本报将会继续关注报道此事。
沧州日报 http://czrb.bohaitoday.com/index.php?nid=213708
13、2019年04月19日 P5版
从来不曾忘记
那些年轻的生命,血染疆场,一去不回还;留给亲人半世找寻,一生牵念,无法释怀的痛。
周日下午,本报“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小组和寻亲志愿者奔赴黄骅,原本打算寻找一位烈士,不料在旧城镇旧城村和黄骅镇后场村,竟找到5位烈士的亲人——
冀皖两地隔空互动,一周之内,寻找到5位烈士信息,着实让大家欣慰。
记挂着“安徽好人”年介涛老人委托寻找的“霍秀峰”和“孙金连”烈士,4月14日,上午参加完“文化八仙桌”访谈,简单吃点饭,记者与王吉仓、赵学金夫妇,及新加入的文史爱好者陈立新,立即赶赴黄骅市。
档案新发现
在车上说起帮烈士寻找亲人,巧合的是,陈立新手上保留着一份剪报,是关于怀远县陈集镇80岁的农民胡兆伦多年守护烈士墓的报道。6年前,岳父付金祥交给他保存。原来,岳父恰好参加过1948年12月的蚌西北阻击战。战斗从凌晨打到下午,一个连上去全部阵亡,岳父的连队又奉命冲上去,也牺牲了很多战士。这支部队就是渤海纵队11师,多数都是沧州东南部一带的战士。付金祥有幸活下来。老人很激动,给他讲那场战斗如何壮烈。如今老人已故去,我们无法采访到这样一位历史见证人了。
一行人先来到黄骅市烈士陵园。在纪念堂厅的英烈墙上,发现了霍秀峰、杨树林的名字。管理人员刘世文很热心,送了《黄骅英烈》等相关资料。我们查找到烈士档案,有些资料年代久远,纸早已发黄。从中发现多位在淮海战役牺牲的烈士,其中包括已经寻亲成功的孟繁林、吴忠歧。这次要寻找的霍秀峰、同村的刘锡同,以及后场村的两位烈士范方印、范茂勤,注明葬在怀远。二人同姓,是兄弟?叔侄?我们当下决定进行寻访。年轻的遗像
按计划,先奔旧城村寻找霍秀峰烈士。在路边一打听,说不远处路东那座美食城的主人就姓霍。过去一看,门锁着,拨通门上写的电话,一说情况,那边爽快回答:霍秀峰是我大爷。如此顺利,众人大喜过望。
旧城村曾是革命老区,现在是镇政府所在地,街面上很繁华。车开过去,见到烈士侄女霍云香。她把我们带到紧挨着旧城战备地下医院的娘家。老远可以看见青砖的城墙,绿树花红。高台上一株千年古槐,生机盎然,树冠形似中国地图。这里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
先见到的是烈士的弟媳郭金荣。老人说,丈夫叫霍秀琴,行二,哥四个姐四个,烈士是大哥。如今还有一个弟弟健在。她说她嫁进门时大哥就走了,部队寄信来过,说是牺牲在淮海战场了。据跟大哥一起参战的一位姓井的战友说,大哥是死在堑壕里的,敌人坦克车轧塌堑壕,许多战士被闷死在里面。说着,81岁的老人爬上炕,从柜顶上取下一帧在布袋中保存的镜框。照片上的年轻人身着军装,秀气而英武,有“为祖国解放事业永垂不朽”的题字。郭大娘说这照片结婚时就有,那时婆婆在,不敢拿出来,怕老人伤心。
72岁的烈士三弟霍秀亮闻讯赶过来。他说:“大哥牺牲时19岁,那年我生人。还记得阵亡通知书上写的是埋在怀远县小张庄,第几排忘了,只记得是第三座坟。大哥身大力不亏,挑两抬筐土上城头,健步如飞。大哥在部队上是机枪连班长。”
霍秀亮说阵亡通知书前些年还有,回去找了一通,没有找到。老房还在,老人说,哥哥就是从这个家走的,再也没回来。
郭金荣说,儿子霍云龙总说要把大爷找回来。每逢过年,家人都会把大爷的照片供在族谱前,给他烧点纸,念叨几句。连她的小孙子都说要一直供着大爷爷的像。
这是忠厚和睦的一家人。对于烈士,他们说,从来没有忘记过,那是我们的亲人。叔侄两烈士
为寻访同是旧城村的刘锡同,记者坐上霍秀亮老人的电三轮,一路疾行来到街心。阳光和暖,一群八九十岁的老人在晒太阳闲聊。看到这情景,不禁感慨,这样的时光静好,当正如烈士所愿。
问到刘锡同,马上有一位老人凑过来,肯定地说,是波叔。波叔还有个弟弟在天津,叫刘锡山。老人叫刘维沧,83岁,是烈士并不算远的当家子侄。另外一位高龄老人也记得刘锡同走时的情形,说是打淮海,区里动员,自愿参军,老波是个四方脸、大个子。听说没怎么流血,倒地就没起来。要是活着,该有百十岁了。资料上的记载烈士是1920年生人,今年应是99岁。
刘维沧还提供了一个叫“哑巴三”的烈士信息。他领我们找到71岁的刘学国。刘学国说,父亲哥儿三个,烈士是他三叔,人很聪明,因为不爱说话,得了这么个外号,大名叫刘维伦。翻了翻《黄骅英烈》,里面记载的信息一致的烈士名字是刘维元。
眼看日已西斜,行动小组临时决定,暂时不去海兴寻找孙金连亲属,顺路去寻访埋骨怀远县的两位范姓烈士。
六七人一起上部队
后场村已经变成城区的一部分,街道宽阔,整洁美丽。经一位开饭店的女士指点,没费周折找到了村党支部书记范丙月,电话拨通,那边说:“范方印是我堂叔。”又是出乎意外地顺利。范书记又帮着找来了烈士的亲侄子范丙伟。
范丙伟今年77岁,他说,父亲在哥儿仨里行二,叔叔是老小,属兔。如果活着,今年93岁。“小叔走的时候我不知道,记得来了阵亡信,一家人哭。后来听人说小叔是机枪连副连长,地堡被坦克车轧塌闷死的。”这个说法和霍秀峰的牺牲情况相同。
信上说牺牲后埋在蚌埠小张庄北头,一排一号。他父亲和姑父去找过,找到了战场,现场情形惨烈,没能找回遗骸。
“这些年心里总也放不下,就想着哪天能把小叔接回来。”范丙伟说着,又红了眼圈。
两人带路找到92岁的范茂亭。老人耳背得厉害,儿子当“翻译”,对着耳朵大声喊,老人才能听见,但思维清晰。老人说:“范茂勤是前场的,也属兔,小时候一起玩,叫他秃哥。高个子,白净脸,走的时候是六七个人,一人发了一把枪就走了。后来听回来的人说,他在战场上还扭大秧歌。一起走的还有范茂苏、王炳兰、高树成……范茂苏是个红脸,体格好,麻袋扛起来就走,打济南时扛爆炸(炸药),高树成是卫生员。”
天已经黑透,听说村里还有一位与范方印烈士一个爷爷的堂弟,决定继续寻访。
范方元,80岁,退休干部,他清楚地记得是1947年,小哥哥他们六七个人在村北头集合,一起离家,说是去打仗。还记得走之前,小哥哥用帽子兜着花生,逗他磕头给花生吃。他听父亲说小哥哥是去参加淮海战役。部队还没到济南,父亲又追去送了一回钱。得知牺牲的消息,父亲说:“那钱小卜(哥哥小名)也不一定能花上。”他说范方印身体棒,扛机枪不用换人,是个副排长。他还记得烈士通知书上盖的是陈毅的印。
清明节前夕,范方元、范丙伟爷几个,去了新修的黄骅烈士陵园,在英烈墙上找到了烈士的名字。
“小哥哥在上数第五排东数第二十五个。”范方元说。
沧州日报 http://czrb.bohaitoday.com/index.php?nid=213742
14、2019年04月20日 1版
发挥媒体主阵地作用彰显党报社会责任
本报“‘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获广泛赞誉
本报讯(记者周洋)从4月4日开始,本报报道安徽七旬老人年介涛6年帮助3名沧州籍烈士寻亲,并发起“‘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吸引了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共同寻亲,截至目前,5名沧州籍烈士身份全部得以确认,成功帮他们找到亲人。这项公益行动得到了沧州各界以及安徽方面高度评价赞誉,读者、网友纷纷表示,这次公益行动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善举,发挥了媒体宣传主阵地作用,彰显了党媒的社会责任!
沧州老作家李子说,寻找烈士亲人的团队辛苦了,为革命烈士寻亲真是不易,一次善举,成绩很大,对大家付出的辛劳表示感谢。
曾经获得“感动河北”荣誉称号的黄骅老人刘福兴说:“党报发挥媒体宣传主阵地的作用,为烈士寻亲系列报道不仅感动了我,也感动了我身边很多参加过战争的老复员军人和当年支前的老人,为你们点赞!”
5名沧州籍烈士的亲属都十分感谢本报组织的这一公益行动,郭立东烈士的侄子郭连栋对记者和志愿者说:“找到牺牲的大伯,圆了我们全家70多年的心愿,你们都是我们的亲人!”
一连数日,广大网民也十分关注此事,网友“c z d l y a n”说:“沧州日报为烈士寻亲,功德无量,我就给你们一个大大的‘赞’!”有网友还用“一语双关”的方式称赞本报:“沧州日报为烈士寻亲行大善,好人好报!好人办好报!”
这项公益行动也让专门从安徽来沧的年介涛一行对沧州这座城市刮目相看。昨天回程前,年介涛老人对本报记者说,几天来,冀皖两地密切配合,为5位烈士寻亲成功,可喜可贺!同时也深深感受到,沧州人纯朴、热情、敬业、能干,他对沧州很留恋。为烈士寻亲的路还在继续,他还会和沧州方面保持沟通和交流,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条件下,还会为沧州籍烈士亲属赴蚌祭拜烈士做些力所能及的沟通、交流、接待、服务等工作。年介涛最后表示,他和沧州日报有缘,希望沧州日报越办越好,刊发更多新闻精品。
沧州日报 http://czrb.bohaitoday.com/index.php?nid=213952
15、2019年04月22日 8版整版 图文
沧州日报 http://czrb.bohaitoday.com/index.php?bid=47819
16、2019年04月25日 1版
寻亲记
——沧州日报开展“‘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走笔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无处不青山。
70多年前的那场解放战争,无数先烈为了祖国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南征北战,舍身许国。他们之中,有的至今埋骨他乡。
帮助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烈士找到归宿,是烈士后人的心愿,更是社会的期盼。
今年清明节期间,沧州日报以安徽七旬老人年介涛给沧州籍烈士寻亲为契机,发起“‘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一边作为公益志愿者与社会爱心人士一起帮烈士寻找亲人,一边在重要版面连续推出报道,用笔和镜头记录下这一寻亲过程。15天不间断地找寻,成功为牺牲在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中的郭立东、王万洪、杨树林、张瑞海、孙连如5名沧州籍烈士找到了家乡的亲人。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宣传思想战线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工作的重要活动,党报的影响力、高效率和责任担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6年为烈士寻亲,安徽老人感动社会
清明节前夕,记者浏览网页时,被一则新闻吸引了——安徽一位七旬老人6年时间为7名牺牲在淮海战役中的烈士找到了亲人。7名烈士中,竟然有3名是沧州籍的!
出于对新闻的敏感,记者通过多种渠道,终于联系到了这位名叫年介涛的安徽老人。
接通电话,记者表明身份,老人的声音有些激动,第一句话就是“我和沧州有缘”!
年介涛,安徽省怀远县陈集镇退休职工,退休后,义务参加陈集镇革命遗址普查工作。2013年6月,陈集镇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烈士陵园落成,辖区内散落的83座无名烈士墓集中迁移入园。迁移烈士墓葬的过程,年介涛一直参与其中,发现了墓中写有烈士名字的砖块和印章,借此复原了18位无名烈士姓名。
年介涛说,自己与共和国同龄,对祖国有特殊的感情,对这些为新中国献身的解放军战士充满敬意。他说一定要为这些烈士们做点什么。从那时起,老人便踏上了为烈士寻亲之路,他凭着一腔热情与执著,根据有限的线索,通过查阅历史资料、走访等多种形式开始寻找,仅在参战部队兵员集中的环渤海地区,就查询了50多个县(市)的10多万名烈士名单。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年介涛先后找到孟繁林烈士在黄骅市的亲人和李德成烈士在吴桥县的亲人,今年春节后,他又成功与吴忠歧烈士在黄骅市的亲人取得联系。清明节前,3位烈士的亲人一同前往陈集镇扫墓祭奠。也因为寻亲,年介涛去年被授予“安徽好人”荣誉称号。
连续报道引反响,各界力量参与寻亲在发出第一篇《七旬“安徽好人”6年帮3名沧州籍烈士找到亲人》报道后,记者自问:老人未找到的另一部分烈士中,是否还有沧州人?
记者的疑问与老人的心愿不谋而合。年介涛说,根据过往查阅烈士籍贯资料显示,他怀疑另有4名烈士是沧州东南部盐山、海兴、黄骅一带人。他委托记者利用媒体的资源优势帮助找寻。
沧州日报编辑部对此格外重视,为助力寻亲,第一时间策划推出“‘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并成立了行动小组,由编辑部主要领导挂帅,同时选派精干力量参加行动。
第二天,第二篇报道《还有4位疑似沧州籍烈士没有找到亲人》刊发,同时在沧州日报微信公众号推出,希望社会各界提供“郭立东”“王万洪”“杨树林”“张锐海”4名烈士的线索信息。(下转第四版)
沧州日报 http://czrb.bohaitoday.com/index.php?nid=214318
(上接第一版)
党报影响力巨大。很快,帮4名烈士寻亲的行动吸引了大量读者和网友,纷纷提供线索和资料。王吉仓律师,是沧州日报一位热心读者,他不仅利用清明回家祭祖的机会率先寻访,还建议记者先查阅各县的县志,与烈士英名录进行信息比对,缩小寻找范围。同时,他还开着私家车和记者一起进行实地寻访。
两天的时间里,经过对盐山、海兴、黄骅、吴桥等地县志烈士英名录进行筛查,行动小组初步找到了与安徽方面4位烈士高度吻合的信息。有的名字一致,有的音同字不同,有的家乡登记村落一致,有的部队番号和职务也高度一致。
王吉仓把妻子赵学金拉来作为临时司机,夫妻二人和记者一起按图索骥,分别赶赴相关村庄。
走进村庄,走街串户,一遍遍问路,寻访一位又一位可能的知情人……寻访过程是辛苦的,气温不稳,海边风大,行动小组毫无怨言,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尽快帮助烈士找到亲人!
终于,记者一行陆续在盐山、海兴找到了4名烈士的亲属,有的是烈士的弟弟,有的是烈士的侄子,反馈的信息多有交集——烈士都是参加淮海战役,牺牲在安徽境内,尸骨一直未能寻到。
行动小组建起了“帮烈士寻亲微信群”,年介涛老人和相关爱心人士及烈士亲属都加入进来。行动小组将寻访过程、相关信息和资料图片及时上传。在海兴县志记载杨树林烈士的页面,细心的年介涛意外发现,一个名字为“孙连如”的烈士,与18位烈士中“孙连汝”烈士相似。为此,寻亲小组重返海兴,找到了孙连如烈士的侄子,获得了高度吻合的信息,并及时反馈给安徽方面。一时间,老人激动地流下热泪,记者和志愿者也感动得泪水长流。
短短几天,就有5名烈士被发现高度疑似,这样的高效率让年介涛很兴奋。他决定,带着相关资料亲自来沧州,进一步确认。
年介涛一行赴沧,5位沧州籍烈士身份确认
怀远县,到沧州近800公里。10个小时长途奔波,年介涛一行到沧州已经是晚上7时了。70岁的老人一下车,包括沧州日报记者、寻亲志愿者、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在内的所有人,都为他鼓起了掌!
“沧州的朋友,感谢你们的付出努力!”年介涛见面后第一句话这样说。
“不,作为沧州人,我们最应该感谢的是您!”大家说。
这一晚,老人激动得几乎没怎么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冀皖两地寻亲团队赶赴盐山县西孙庄村。根据“郭立东”烈士的信息,首先来到了郭立东亲属的家中。
今年60岁的郭连栋,得知寻亲团队前来,一大早就等在村口迎接。大家一下车,郭连栋抢上前来,挨个握手,“感谢你们这些好心人!”郭连栋哽咽了。
郭连栋说,郭立东烈士是他大伯,长辈们曾听回来的同村战士说,当年大伯是在淮海战场被大炮击中牺牲的。家人曾前往安徽寻找,但没找到。年介涛出示了由怀远县委党史办等编著的《团聚》一书,书中有标明牺牲在当地的烈士信息和相关遗物的实景图片。其中,有写有“郭立東”字样的两块砖碑,尸骨完整、左胸部有4块弹片,存有遗物铜扣塑料扣9枚等。
经郭连栋对烈士的牺牲时间、牺牲地点、参战部队番号等细节进一步确认后,得出结论,书中烈士“郭立东”就是自己的大伯!
“我们等这一天等了70年啊!”这一刻,郭连栋全家都落泪了。郭连栋的女儿郭秀云告诉记者,爷爷当年就一直找大爷爷,后来父亲也一直在找寻。父亲还告诉她,无论时间隔得再久,也一定要找到亲人。“虽然没见过大爷爷,但亲人一家,血浓于水啊!”郭秀云说。
寻亲行程很紧凑,寻亲团队又相继找到盐山县常庄乡毛集村烈士王万洪的侄子王新中、海兴县赵毛陶镇王十二集村烈士杨树林的侄子杨连治、海兴县赵毛陶镇西常庄村烈士张瑞海的侄子张方荣、海兴县赵毛陶镇孙庄村烈士孙连如的侄子孙德祥。
年介涛向烈士亲属出示了《团聚》一书,对照书中标明的烈士信息和遗物图片,四家亲属对烈士的牺牲时间、牺牲地点、参战部队番号等方面细致比对,均确认了两地烈士身份的一致性。
张方荣说,这些天一直关注着沧州日报的报道,这么多年来,不知道亲人埋骨何处,过年时只能冲着西南的淮海战场方向祭拜。以后,终于可以去墓前祭拜亲人了。
这,也是所有沧州籍烈士亲人的心声。
沧州日报 http://czrb.bohaitoday.com/index.php?nid=214347
17、2019年05月30日 1版
迟来七十多年的“重逢”
——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沧州籍烈士亲属赴皖祭拜侧记
“大伯,我来看您了,我们来晚了!”5月28日,安徽省怀远县陈集镇的蚌西北阻击战烈士陵园内,在郭立东烈士的墓碑前,他的侄子郭连栋跪了下来。60岁的老人老泪纵横,泣不成声。“这是您的孙子、我的儿子郭会来,今年28岁,咱们全家都挺好的,您放心吧……”
当天,郭立东、王万洪、张瑞海、孙连如4位烈士的亲属共12人来到安徽进行祭拜,向70多年前牺牲的亲人送上家人的悼念之情。
在1948年底的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很多沧州籍烈士为了祖国和人民的解放事业,长眠于此。今年清明
节期间,沧州日报以怀远县陈集镇七旬老人年介涛给沧州籍烈士寻亲为契机,发起“‘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只用了15天,就成功为牺牲在这场战斗中的郭立东、王万洪、杨树林、张瑞海、孙连如5名沧州籍烈士找到家乡亲人。
寻亲成功后,几家烈士亲属纷纷向年介涛表达尽快赴皖祭拜的心愿。年介涛积极和安徽当地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并初步定于5月中旬进行统一祭拜。
70岁的年介涛之前在冀皖两地来回奔波操劳,加上一心为烈士寻亲,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一个多星期
后,身体刚见好,他的大哥又去世。但年介涛一心想早点完成烈士亲属的心愿,料理完亲人的后事,他顾不上休养,继续推动这件事情落实。
就这样,5月28日,4位烈士的亲属共12人来到安徽进行祭拜,杨树林烈士的侄子杨连治刚出院,暂时不能一同前来,他表示等身体好转再去祭拜。
经过10个小时的颠簸,烈士亲属于27日下午抵达蚌埠。年介涛和当地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到车站接站。“谢谢年老,您这么大岁数了,还亲自来接我们。”车站外,烈士亲属们握住年介涛的手,激动不已。
“这次我们是兄弟三人过来的,从海兴来安徽前一天,大家几乎一夜没睡,心情难以形容,我们全家70多年的心愿今天终于实现了。”张瑞海烈士的侄子张方荣感慨万千。
一夜休息后,大家于28日一早来到位于怀远县陈集镇永佛村胡刘组的蚌西北阻击战烈士陵园。陵园内,松柏环抱,绿荫满园,肃穆庄严。
当地工作人员介绍了陵园的情况,众位烈士亲属臂缠黑纱,表情肃穆,倾听着人民子弟兵血洒疆场的英雄事迹。随后,大家给烈士纪念碑献了花圈,并鞠躬致敬。
在亲人的墓碑前,场面更为感人。在张瑞海烈士的墓碑前,他的三个侄子张方民、张方荣和张方成献上鲜花和祭品,擦拭墓碑,长跪碑前述说着这些年来家里的事情。“每年过年的时候,咱家都供上大伯您的牌位,出村向着淮海战场的方向祭拜。这次终于能来现场祭拜您了。”(下转第四版)
沧州日报 http://czrb.bohaitoday.com/index.php?nid=218093
(上接第一版)
今年37岁的王寿伟是王万洪烈士的侄孙,这次赴皖祭拜,他主动要求陪同父亲王新中前往。“咱家是军人家庭,我也是军人出身,二爷爷您是咱们家的骄傲!”小伙子跪在墓碑前说。
“咱家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变化非常大,咱家子孙满堂,家里都挺好的,您放心吧。”孙连如烈士的侄子孙金轩、孙德祥和孙德全一边祭拜一边述说。
……
阴阳相隔70多载,这一天亲人终于“重逢”。70多年来,亲人日日夜夜的等待与期盼,化作滚滚热泪,飘洒在烈士墓前。
祭拜过程中,烈士亲属还在陵园内见到了一位叫胡兆伦的老人。淮海战役那年,中原野战军某部与国民党军辎重部队在怀远县附近展开了战斗,战斗从凌晨持续到下午,战况极为惨烈。当时,一些烈士遗体被当地群众用大车拉到怀远县陈集安葬,胡兆伦正是安葬革命烈士的人员之一。那场战斗后,他主动选择守护烈士们的陵墓,这一守,就是70多年。
烈士亲属们争相和老人握手,“谢谢您老看守我们的先人墓地,您好人有好报……”烈士亲属们还赠送给胡老一面锦旗,上面写着“默默无闻为烈士守护”。此外,大家也为年介涛老人送上“真情相助,千里寻根”等锦旗,表达谢意。
当天,烈士亲属还在陈集镇政府的展览室内瞻仰了烈士牺牲时的遗物,有写有烈士姓名的青砖块、被子弹打烂的水壶、衣扣……大家的思绪仿佛被带到了70多年前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中……
沧州日报 http://czrb.bohaitoday.com/index.php?nid=218120
18、2019年07月01日 1版
“行动”虽告一段落“脚步”却从未停歇
“帮英烈寻亲公益行动群”将为更多烈士寻亲
本报讯(记者周洋)“七一”前夕,经本报记者和社会志愿者王吉仓商议,将本报于今年4月份发起“‘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时建立的寻亲微信群更名为“帮英烈寻亲公益行动群”,继续为更多烈士寻找亲人。
今年清明节期间,沧州日报以安徽七旬老人年介涛给牺牲在淮海战役中的沧州籍烈士寻亲为契机,发起“‘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在重要版面连续推出报道,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进来。王吉仓作为一名志愿者,积极加入行动。他与本报记者共同建起微信群,将相关部门、社会爱心人士及烈士亲属加入进来,及时交换信息,通过15天不间断找寻,成功为牺牲在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中的5名沧州籍烈士找到了亲人。5月下旬,4名烈士家属一起到安徽省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烈士陵园内祭拜烈士。
更难得的是,本次行动虽然暂时告一段落,然而公益脚步却未停止,微信群作为一个公益平台,继续为其他没找到家人的烈士服务,群成员经常交流各方面信息,继续为不同时期的烈士寻找回家的路。
王吉仓经过这次公益行动的洗礼,心灵受到极大震撼。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周边县(市、区)甚至临近省、市继续查阅相关资料,走访村庄,并及时在微信群里和本报记者以及其他群友交流。6月6日,王吉仓在山东省地方志资料中,发现有几名山东省德州市的烈士信息,载明了“二野2纵”“1948.11安徽怀远战斗”等内容,随后上传到微信群,供群友参考。6月10日,年介涛根据微信群里的这些信息,和德州媒体取得了联系,得到当地高度重视,只用了一天时间成功找到德州市武城县一位烈士的亲属。
基于此次“意外收获”,在党的98岁生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提议今后为让此微信群发挥更大作用,不局限于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中的烈士,还关注解放战争其他战场甚至是抗日战争相关战场牺牲的沧州及周边地区籍贯的烈士。这一提议得到了王吉仓等志愿者的大力支持。“每一名烈士都值得我们去奔波。我也希望沧州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帮烈士寻亲队伍中来,共同为英烈们尽自己一份力。”王吉仓说。
沧州日报 http://czrb.bohaitoday.com/index.php?nid=221468
19、2019年07月05日 1版
海兴县孙金连烈士的亲属找到了
年介涛:初步确定烈士遗体安葬在烈士陵园无名烈士墓中
本报讯(记者周洋)今年清明节期间,沧州日报以安徽七旬老人年介涛给牺牲在淮海战役中的沧州籍烈士寻亲为契机,发起“‘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15天时间共找到5名沧州籍烈士的亲属。近日,寻亲行动又有消息传来:之前曾多次找寻未果的海兴籍烈士孙金连的亲属找到了。
今年4月,行动小组成员在查找海兴县志烈士英名录时,发现了有一名叫“孙金连”的烈士,注明信息是“生于1926年,1947年参加革命,籍贯是赵毛陶乡北四村,部队番号是‘渤海纵队十一师十九团’,牺牲地点是‘淮海战场’,安葬地点是‘江苏省怀原县陈庄子村’”。
获知此信息后,年介涛根据当年战事时间和地点多方查证,江苏省没有怀原县陈庄子村,“怀原县”很大程度上就是安徽省的“怀远县”,而怀远县陈集镇就有西陈庄、小陈庄几个带“陈”字的村庄。年介涛判断,孙金连牺牲在江苏应该是当年记录上的错误,烈士应牺牲在蚌西北阻击战场中。后来他来到沧州,除了找到5名沧州籍烈士亲属外,还专程前往北四村找寻孙金连烈士的亲人,但没有找到。
本月初,赵毛陶镇政府工作人员在微信上向“帮英烈寻亲公益行动群”提供信息:孙金连烈士亲属在得知本报这次行动后,和镇政府取得联系。昨天,帮烈士寻亲行动小组联系到了孙金连烈士的妹妹孙秀荣,她今年86岁,目前在北京市海淀区居住。老人说,孙金连参军前名字叫“孙洪儒”,到部队上才改的名,他还有两个姐姐。孙秀荣说,听大姐在世时说过,哥哥参军后是警卫员,在淮海战场上一次正在喂军马时,被飞机炮弹击中牺牲,家人曾去找过烈士遗体,但没有找到。
本报记者和年介涛进行求证,他说,根据怀远县当地资料记载,当年国民党军为解救被围的黄维兵团,对我军阻击部队发起了疯狂进攻。一天黄昏,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一部进驻西陈庄,次日晨,从蚌埠方向飞来两架国民党军飞机,对我军驻地狂轰滥炸,伤亡数十人。飞机走后,我军战士掩埋了烈士遗体。
年介涛还说,2010年曾听一位90岁的老人说过,当时飞机曾将一名正在喂马的解放军士兵当场炸死,和孙金连牺牲时的场景高度相似。“2013年蚌西北阻击战烈士陵园建园时,收集散落在西陈庄等周边村庄的无名烈士遗骨,我初步肯定,孙金连烈士的安葬之处就在陵园内无名烈士墓中。”他说。
沧州日报 http://czrb.bohaitoday.com/index.php?nid=222035
20、2019年07月31日 2版
月评“沧州好人”6月榜单揭晓
本报“帮烈士寻找亲人”志愿者团队入选
本报讯(记者周洋)昨天,月评“沧州好人”7月发布仪式在新华区举行,现场揭晓6月份“沧州好人榜”榜单。由本报选送的“帮烈士寻找亲人”志愿者团队入围其中,当选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今年清明节期间,沧州日报以安徽七旬老人年介涛给牺牲在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中的沧州籍烈士寻亲为契机,发起“‘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在重要版面连续推出报道,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进来。寻亲过程中,沧州日报派出6名工作人员联合两名社会爱心志愿者一起行动,他们不畏辛劳,寻找线索,实地寻访,用时15天成功为5名沧州籍解放军战士找到了家乡亲人。
同时,团队积极拓展思路,主动查阅沧州各县相关权威资料,根据时间、地点、部队番号等线索,又寻访到多位牺牲在淮海战役中的烈士亲属,方便为今后更多无名烈士的寻亲工作提供参考帮助。
沧州日报 http://czrb.bohaitoday.com/index.php?nid=225617
20、2019年07月31日 8版
二〇一九年六月【沧州好人】榜
助人为乐类:
1.杨淑芬孟村回族自治县民族小区居民
2.罗书案任丘市永丰路办事处社区网格员
3.“帮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烈士寻找亲人”志愿者团队
4.刘党平、张中锦夫妇新华区新开路社区二冷小区居民敬业奉献类:
5.于宝昌南皮县大浪淀乡肖九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6.于荣博吴桥盛腾华典演出有限公司总经理孝老爱亲类:7.臧继红沧县杜生镇李屯村村民
8.刘艳军肃宁县窝北镇东芝兰村村民
9.马桂英新华区永济东路社区中化小区居民见义勇为类:10.沧县5?18救人群体
2019年07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2019年6月“沧州好人”事迹简介
1.杨淑芬孟村民族小区居民
杨淑芬是一位个性爽朗、雷厉风行的热心人。她居住的小区年久失修,特别是热力供暖改造完工后,整个小区处于瘫痪状态。当时身患乳腺癌的杨淑芬义务当起了200多户居民的大管家。在她的张罗下,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修补了道路、通了下水道、安装了监控、清理了化粪池等,获得居民一致赞扬。
2.罗书案任丘永丰路办事处社区网格员罗书案是社区有名的热心人;她自身不富裕却以自己的名义写下欠条向亲友借20万元巨款以解别人燃眉之急;她帮忙抢救突发疾病的社区居民;她自学保健知识免费服务社区居民、教授居民卫生健康知识;她把社区的每一户居民当成家人;“有事儿来找我”时常挂在她的嘴边。她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社区居民的肯定。
3.“帮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烈士寻找亲人”志愿者团队(王吉仓河北海岳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学金河北海岳律师事务所助理;张徽贞沧州日报编委、专副刊中心主任;周洋沧州日报要闻时事部副主任;傅强沧州日报特稿部主任;王雪刘晓阳崔上三人均为沧州日报特稿部记者)
今年清明节期间,沧州日报社6名工作人员和2名社会爱心志愿者共同组成了“帮烈士寻找亲人”志愿者团队。他们通过查找资料,寻找线索,实地走访等,成功为牺牲在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中的5名沧州籍烈士找到了亲人,并组织烈士亲属进行了祭拜,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4.刘党平、张中锦夫妇新华区新开路社区二冷小区居民
上世纪90年代,刘党平、张中锦夫妇曾帮助一个精神病患者抚养过两个孩子,一养就是十年,在当地传为佳话。2010年物业撤出,小区陷入无人管理的困境。刘党平鼓励儿子组建业主委员会,他和老伴捡来旧砖,把垃圾遍地的空地建成两个楼间花园。2018年老旧小区升级改造的两个月里,他每天到现场,义务进行安全监管、现场协调等,保证工程顺利推进。
5.于宝昌南皮县大浪淀乡肖九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作为村“两委”负责人,于宝昌积极改善民生,提高村民幸福度。在他带领下,全村全部修通水泥路,安装了标志路牌、太阳能路灯和监控摄像头,极大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在他的规划下,建立弱势人员服务站,购置器械免费使用。他义务为群众代办各种事务近万件,以方便群众。在他的带领下,肖九拨村被评为2017年美丽乡村省精品村。
6.于荣博吴桥盛腾华典演出有限公司总经理
多年来,于荣博积极参与并赞助群众文艺演出40多场。他自发组织吴桥县“百姓大舞台”文化巡演活动,近6年来,走进了吴桥县50多个村庄,义演80余场。他组建吴桥县文化志愿者民族乐团,从最初6个队员,到现在已成为42人的专业乐团。朋友说他在做“赔本生意”,于荣博说:“我一个人的付出,丰富了几万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值!”
7.臧继红沧县杜生镇李屯村村民
2001年臧继红和丈夫结婚。婚后,臧继红不仅要抚养丈夫的儿子还要照顾肺癌晚期的公公和双腿残疾的大伯哥。为更好照顾继子,臧继红在怀孕三个多月的时候放弃了自己的孩子。公公去世后,她又主动承担起照顾大伯哥的重任。她把大伯哥接到自己家里,为他洗衣做饭,按摩双腿,照顾起居。18年来,她用爱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
8.刘艳军肃宁县窝北镇东芝兰村村民
结婚50多年来,刘艳军坚持照顾岳父,任劳任怨。他每天为老人端茶送饭,洗脚按摩,陪老人聊天解闷儿。即使被老人误会打骂,他也从不计较。岳父年纪大了耳背,只有刘艳军能拿捏准多大音调才能让老人听得顺耳。如今百岁老人与古稀女婿的“父子情”在当地成为一段佳话。
9.马桂英新华区永济东路社区中化小区居民
2007年,马桂英的丈夫身患肺癌,她不离不弃,四处奔走,一面细心照顾丈夫,一面筹集医药费。除此之外,她还要照顾体弱的婆婆。有时丈夫和婆婆一起住院,马桂英要两个病房来回跑,但她始终毫无怨言。同病房的病友都说马桂英对婆婆孝顺,不是亲闺女却胜似亲闺女。
10.沧县5?18救人群体(李崇明沧县薛官屯乡新开路村村民;梁松沧县薛官屯乡东秀女村村民;顾玉昌沧县兴济镇顺昌屯村村民)
5月18日,李崇明回家途中,发现有人落水。看到水里正在挣扎的两个孩子,他立刻跳进去,先后拽住两个孩子往岸边游。同时拽两个人导致他体力消耗很大,落水的地方坡度陡,长满苔藓,根本爬不上去。闻讯赶到的梁松二话没说也跳了下去,从李崇明手里接过一个孩子接着往岸边送。恰巧路过的顾玉昌也伸出了援手,在三人的共同努力下,将两个孩子成功救上岸。
沧州日报 http://czrb.bohaitoday.com/index.php?nid=225636
|